May 21, 2011

目前行車紀錄器的盲點

身為一位專業的宅宅,
看到不對(??)的事情,一定是要說兩句的(笑)。
行車紀錄器算是目前很夯的產品。
(有多夯?看一堆廠商跳進去,價格狂殺,就知道這東西夯啦!! XD)
對於也有在玩攝影又有點莫名其妙龜毛的小弟而言,
市面上的機子有那些缺陷,
其實在用了一小段時間後大概都能把握到。
大抵上,我遇到最大的缺點有兩個:


  • 夜間辨識力差很多
  • 外型設計上的問題
外型設計下次有機會再談,這邊先探討第一個問題的原因和我要抱怨的地方。
首先,最重要的是行車紀錄器,最需要把握的是什麼。 這也就是所謂的 本質。 當然就是 紀錄
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?
實際上,這又要考慮到三個問題。

  • 首先,因為是行車,沒那麼多時間給你對焦,所以鏡頭泛焦(i.e. 景深超深)是必須的。
  • 再者,你當然會希望畫面廣一點。fine! 要廣角。
  • 再來,畫質要夠好。畫質太爛會影響很多判定。

在現今數位相機橫行的年代,
大抵上有玩過攝影一段時間的應該都會了解到:
  • 廣角會讓景深變深,所以前兩點不衝突
  • 為了要廣角景深又深,最容易的就是縮小sensor,但是sensor太小會影響畫質
  • 要讓景深變深也可以縮光圈啊…但是因為是錄影,快門時間不能太慢。 所以甚至還要加大光圈或是提高感度。加大光圈會跟深景深有衝突,提高感度會和畫質有衝突
簡單歸納如下:
這就是人蔘…沒有十全十美的。

目前以我用google找到的資料提到
大多數獨立可攜式行車記錄器採用的是Aptina的CMOS影像感測器,
其次是OV的CMOS影像感測元件
再就這些sensor下去了解,大抵上可以把握到sensor大小大約是 1/3"
再加上要廣角,鏡頭焦距應該在3mm左右。
利用google找到的景深計算機來掐指一算,
光圈1.6,鏡頭焦距3mm,sensor大小 1/3"。
只要對焦在 2 公尺遠的物體,景深就很夠了(0.8M ~ 無限遠)

以上的計算都是看不出畫質的。
以我自己從車內拍的行車夜景而言,可以接受的明暗,
EXIF顯示的值是快門1/30,F/2,ISO 640。
也就是說,對於光圈F/1.6的行車紀錄器來說,ISO值會高達640,
(算法:光圈變大,ISO值可以降到320,但是因為要拉到1/60 fps,ISO值又要double)
對於1/3"的sensor來講,這種情形下幾乎沒畫質可言了。
但是其實要提升畫質很簡單,只要加大sensor就好了。
提高到 2/3" sensor的話,就算光圈是F/2,整個畫質應該還是可以改善很多的。
不過現在的趨勢卻是強調畫素,沒人在強調自己sensor大小... 唉。

No comments: